乒乓球国标释义是什么
揭秘这项运动的规则精髓🏓️
乒乓球,作为我国的国球,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在乒乓球运动中,国标释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不仅规范了比赛规则,还体现了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,乒乓球国标释义究竟是什么呢?下面,让我们一起揭开这项运动的规则精髓吧!🔍
🏓️一、乒乓球国标的起源
乒乓球国标,全称为《乒乓球竞赛规则》,是由国际乒乓球联合会(ITTF)制定的,自1936年首次颁布以来,乒乓球国标历经多次修订,不断完善,在我国,乒乓球国标于1971年首次发布,此后不断更新,以适应乒乓球运动的发展。
🏓️二、乒乓球国标释义的主要内容
比赛场地:乒乓球比赛应在长9米、宽5.18米的球台上进行,球台网高15.25厘米。
球拍:球拍由木制框架和胶皮组成,胶皮表面为白色或黄色,厚度不超过2毫米。
球:乒乓球直径为40毫米,重量为2.7克,颜色为白色或橙色。
比赛方式:乒乓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,每局比赛为11分制。
发球:发球时,球必须放在球拍的平面上,球与球拍接触后,球必须落在对方场地内,且不能触网。
持球:比赛中,球不能停留在球拍上,球拍必须连续击球。
界内界外:球在比赛中,只要球的整体通过球网,就算界内,球触网后,仍属于界内。
犯规:比赛中,犯规行为包括发球犯规、击球犯规、接发球犯规等。
🏓️三、乒乓球国标释义的意义
乒乓球国标释义的制定,有助于规范比赛规则,提高比赛质量,使乒乓球运动更加公平、公正,国标释义的普及,也有助于推动乒乓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项运动。
乒乓球国标释义是乒乓球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它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了明确的比赛规则,使这项运动更加有序、精彩,让我们一起遵守国标释义,共同享受乒乓球带来的乐趣吧!🎉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