乒乓球原来规则是什么
乒乓球,这项起源于19世纪末的体育运动,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球类运动之一,乒乓球原来规则是什么呢?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项运动的起源,了解它的规则演变。
🏓 乒乓球原来规则:
场地尺寸:最初,乒乓球桌长9英尺,宽5英尺,网高2.5英尺。
球拍:最初,球拍是用羊皮制成的,后来逐渐发展成现在的橡胶球拍。
球:最初的乒乓球是用软木制成,后来改为用橡胶制成。
发球:最初,发球时球必须放在桌上,用球拍轻轻击球,使其弹起。
得分:最初,双方各得一分,先得21分者获胜。
发球顺序:最初,发球权由裁判决定,后来改为轮流发球。
🏓 规则演变:
随着时间的推移,乒乓球规则也在不断演变,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规则变化:
场地尺寸:1926年,国际乒乓球联合会(ITTF)规定乒乓球桌长9英尺,宽5英尺,网高2.74英尺。
球拍材质:1950年代,球拍材质从羊皮改为橡胶,使得球拍更具弹性。
球:1972年,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规定乒乓球直径为40毫米,重量为2.7克。
得分:1971年,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将得分改为11分制,先得11分者获胜。
发球规则:1990年代,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规定了发球时的站位、球拍击球点等规则。
乒乓球原来规则经历了许多变化,但始终保持着这项运动的活力,乒乓球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,吸引了无数爱好者,让我们一起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,传承乒乓球精神!🏓💪


